張育成不只是球員,更是中華隊的靈魂象徵。他在美職的奮戰經歷,使他在國際賽場上能夠穩定發揮、帶領隊伍迎戰強敵。在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等重要比賽中,他用全壘打與關鍵安打點燃球迷熱情,成為台灣棒球的驕傲與傳奇。

張育成是誰?
張育成是台灣職棒及美國職棒的知名棒球選手,也是棒球中華隊的重要成員。他來自台灣台東,以出色的打擊能力和全能內野守備著稱,能守游擊、三壘、二壘甚至一壘位置,因此被球迷戲稱為「國防部長」。
他在高中和青棒時期就展現強大天賦,之後前往美國挑戰大聯盟,曾效力於克里夫蘭守護者(原印地安人)、匹茲堡海盜、波士頓紅襪和坦帕灣光芒等球隊。張育成不僅在海外賽場表現亮眼,也多次代表中華隊出戰國際賽事,如WBC世界棒球經典賽,以穩定發揮和關鍵安打幫助隊伍。
張育成的輝煌經歷
張育成(Yu-Cheng Chang)出生於1995年8月18日,來自台東——這片孕育無數棒球好手的土地。從小學時期就展現出過人球感與強烈求勝心,國中進入馬蘭國中棒球隊接受正規訓練,打下扎實的基礎。教練們早早看出他是少見的「攻守俱佳」選手,特別在內野防守與揮棒力量上表現突出。
高中進入穀保家商後,張育成的天賦被進一步開發。他在高中聯賽中屢屢打出關鍵安打、全壘打,幫助球隊奪下多項冠軍。這段期間,他的名字開始被美國職棒球探關注,並被視為台灣未來最有機會登上大聯盟的內野潛力股之一。
旅美挑戰的起點
2013年,張育成以簽約金50萬美元加盟美國職棒克里夫蘭印地安人(Cleveland Indians,現守護者隊),正式展開旅美生涯。年僅18歲的他獨自赴美,面對語言、文化與競爭壓力,仍憑著堅毅不拔的精神逐級晉升。
在小聯盟的幾年間,張育成不斷提升打擊能力與守備穩定度。2015年於高階1A賽季中繳出打擊率.282、9轟、52打點的佳績,成功入選球隊年度前十大新秀榜單。他的進步速度驚人,逐漸站穩主力游擊手地位。
登上大聯盟的歷史時刻
2019年6月28日,張育成正式升上大聯盟,成為台灣繼陳金鋒、胡金龍、王建民後的第14位大聯盟球員。他在初登場即擊出全壘打,震驚全場,也讓台灣球迷為之沸騰。那一刻,他不只是「旅美球員」,而是真正在世界最高舞台發光的「台灣之光」。
多重位置守備的價值
張育成在美職中以全能防守著稱,能勝任游擊、三壘、二壘、一壘等位置,堪稱球隊的萬用內野手。他的守備反應快、臂力強,加上穩定的守備率,讓他在不同球隊之間持續受到青睞。
2023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,張育成代表棒球中華隊出戰,並以火爆的打擊表現震撼全球。對戰荷蘭與義大利時,他分別轟出全壘打,帶領中華隊連奪勝利。他在賽後激昂喊出「我愛台灣!」的畫面成為經典,不僅感動球迷,更讓他成為中華隊的精神象徵。

張育成的拿手招式
鐵壁守備——反應迅速、範圍廣大
張育成之所以能被球迷封為「國防部長」,正是因為他那近乎本能的防守反應。無論是游擊區高速滾地球還是三壘線邊的強襲球,他總能迅速啟動、穩健接球並完成傳一壘的動作。他擅長利用身體協調性和強勁臂力,將看似必失的球化為漂亮出局,堪稱內野守備的防線中樞。
雷霆肩力——精準傳球的殺傷力
張育成的傳球動作乾脆俐落,臂力驚人,常能在毫無延遲的情況下完成長距離傳球。尤其在游擊手防區,他能在身體失衡的狀況下仍穩定傳準,這項能力讓他在美職防守高強度比賽中仍能屢次上演精彩「刺殺秀」。他的肩力不只是力量,更是一種穩定與信任感。
爆發式揮棒——擊球瞬間的全力輸出
張育成的打擊風格屬於「爆發型」,揮棒速度快、擊球點集中。他擅長攻擊直球與失投球,尤其在面對速球投手時,能以極快的反應將球送出外野全壘打牆外。他的全壘打往往不是靠運氣,而是紮實擊球與肌肉爆發力的完美結合。
逆境長打——越關鍵越冷靜
張育成擁有少見的「抗壓型」打擊心態。在比賽進入關鍵局數、隊伍落後時,他的表現反而更穩定。WBC經典賽對義大利與荷蘭的比賽中,他多次於壓力情況下敲出長打或全壘打,展現職業球員在高張力比賽中維持專注的能力。
靈活跑壘——判斷與速度兼具
雖然張育成並非速度型選手,但他在跑壘時的判斷極為聰明。他擅長觀察外野手傳球動作與內野防守站位,能抓準時機多進一壘甚至盜壘。他的跑壘節奏與反應力,讓他經常為球隊創造額外的得分機會。
場上指揮官——領導與溝通能力
身為內野核心,張育成在場上具有極高的指揮與協調能力。他懂得與投手、捕手即時溝通守備站位,並能根據對手打者特性調整防守策略。這種領導氣質讓他在中華隊中扮演穩定軍心的重要角色,也讓年輕隊友在他身邊學到如何面對壓力與挑戰。

張育成的戰績
穩定成長的關鍵時期(2016–2018)
進入2A後的張育成展現出全面的球員素質,他不僅在攻擊上維持穩定火力,守備範圍與傳球準度更顯成熟。2017年,他在2A阿克倫鴿隊(Akron RubberDucks)出賽128場,交出 打擊率.220、24支全壘打、66分打點 的數據,雖然打擊率略低,但長打能力明顯提升。
2018年升上3A哥倫布快船隊(Columbus Clippers),他在更高層級的比賽中繳出 .256打擊率、13轟、62打點,正式成為球隊主力游擊手。這一年,他也首次入選克里夫蘭守護者的40人名單,為登上大聯盟鋪路。
登上大聯盟:夢想實現的時刻(2019)
2019年6月28日,張育成迎來夢寐以求的大聯盟初登場。首打席雖然三振,但在第二場比賽中,他敲出了生涯首支安打與全壘打,一舉震撼全場,成為台灣繼王建民、陳金鋒後又一位站上MLB舞台的代表人物。
他在2019賽季出賽28場,繳出 打擊率.178、1轟、6打點。雖數據不算突出,但能在競爭激烈的美職中立足,已是台灣球員的重要里程碑。
2020–2022:堅持與轉戰多隊的考驗
2020年因疫情影響,張育成賽季受限僅出賽10場。2021年表現回穩,在守護者隊出賽89場,繳出 打擊率.228、6轟、16打點 的穩定數據,並在防守上多次上演美技。
2022年則是他生涯的轉折年,他陸續效力於 守護者、海盜、光芒與紅襪 四支球隊。雖然頻繁被交易,但他依舊展現職業態度,在紅襪隊出賽時更以幾次關鍵長打贏得美媒讚譽,被形容為「努力型典範」。
2023 WBC 經典賽——成為中華隊英雄
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)是張育成職業生涯最具代表性的篇章。代表棒球中華隊出戰的他,以主力內野手身份登場,連續對荷蘭與義大利敲出全壘打,成為全場焦點。
他在整個賽事中繳出 打擊率.438、2轟、8打點、上壘率.571 的超狂數據,榮獲官方頒發的「A組最佳一壘手」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比賽後激動喊出「我愛台灣!」,那份真情讓全場球迷起立鼓掌,也讓他從球員晉升為國家象徵。
再戰美職與挑戰未來(2023–2024)
經典賽後,張育成重返美國,並在波士頓紅襪隊短暫效力。雖因傷勢影響出賽數量,但他仍在有限場次中展現職業水準。2024年起,他積極調整狀態,目標重返大聯盟並持續代表台灣參與國際賽事。
職業生涯累積戰績(截至2024)
- 美職生涯總成績:出賽149場,打擊率 .204,共擊出 9支全壘打、46打點、12次雙殺守備助攻。
- 小聯盟總成績:超過600場出賽,打擊率 .258,累積 80支全壘打、300+打點。
- WBC經典賽數據(2023):打擊率.438、上壘率.571、長打率.938、2轟、8打點。
這些數字不僅代表成績,更象徵他在世界舞台上屢敗屢戰、永不放棄的精神。
張育成確定下二軍!
張育成近期在球隊中的表現陷入低潮,打擊火力與守備穩定度皆不如以往,教練團最終決定讓他暫時下放二軍,進行調整與重整心態。這位曾在美職叱吒風雲、被譽為「中華隊鋼鐵戰士」的球星,也坦然面對這項安排,表示:「球場就是不斷挑戰自己,下二軍不是結束,而是重新出發的機會。」
雖然下二軍的消息對許多球迷來說頗為震驚,但張育成的態度令人敬佩。他持續維持高強度訓練,並針對揮棒節奏與守備判斷進行細部修正,希望盡快找回昔日的狀態。據教練團透露,他每天都提早進球場自主練習,展現出十足的職業態度。這樣的精神,也正是他多年來能在美職與國際舞台立足的重要原因。
儘管暫別一軍,但球迷對張育成的支持絲毫未減。許多人在社群上留言鼓勵,期待他早日回歸,用強勁的打擊與關鍵守備再度點燃球場氣氛。從過去在WBC為中華隊奮戰的英勇表現,到在美職多次上演再見安打,張育成早已證明自己的價值。如今下二軍,或許正是他沉澱與蛻變的關鍵時刻,下一次登上球場時,勢必會以更強的姿態回歸。
延伸閱讀:「二刀流奇蹟」大谷翔平:從日本新星到MLB傳奇巨人
張育成的守備位置是什麼?
他是全能內野手,能守游擊、三壘、二壘甚至一壘。
張育成何時前往美國打球?
2013 年簽約加盟克里夫蘭印地安人(現守護者隊),展開旅美生涯。
為何球迷稱他「國防部長」?
因為他的守備範圍與防守反應出色,具有穩健的防守價值,因而有此綽號。
WBC結語
在世界舞台上,張育成用行動替中華隊寫下光輝篇章——那不只是數字,而是一次次為國披甲上陣的承諾。2023 年 WBC 的火熱表現,讓他從一名旅美好手升格為中華隊的情感核心;每一次關鍵長打與熱血喊話,都讓台灣球迷感受到團結與驕傲。
張育成的故事證明:代表國家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在壓力下仍能站出來的勇氣。無論未來生涯走向如何,他在 WBC 與中華隊留下的那些重要時刻,將成為台灣棒球不可抹滅的記憶,也會繼續激勵下一代球員為國爭光。








